八八地讲起了各自的故事,什么谁谁谁年轻的时候唱的什么最好,在哪里演出的时候多少人看呆了。
然后就有人揭起了黑历史,说谁谁谁第一次上台的时候有多怂包,词都忘了,回头被师傅打了多少板子。
不仅要说,还要问坐在一边的江戈,问他觉得谁说的有道理,谁根本就是在放屁胡吹自己。
江戈端着酒盅,慢慢地喝着,有人问,他就跟着回答两句。
老人们这一段饭,就像把憋了几十年的话匣子打开了,就算是平日最沉默寡言的,也开始说起了自己当年怎么样。
“你们都是放屁。”刘老头酒量不算好,白酒一下子,就有些高了,斜着眼看在座的,“要我说,唱得最好的,当然……当然是……”
“是谁,你说啊。”
其他人叠声问。
“当然是我。”刘老头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
“我呸。”
“呸什么呸。”刘老头一瞪眼,伸手就操起筷子,“老子现在就唱个给你们听。”
说罢,也不管其他人愿不愿意,刘老头筷子一敲碗沿,自顾自地就放声唱了起来。
“君不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呦,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老人的声音早已经没有了年轻人的清亮,沙哑得就像大漠上的风刮过砂石。苍苍的歌声忽然地就被从旷野而来的晚风扬了起来,烈烈地卷上天空去。筷子与碗沿碰撞发出的伴奏竟也在这沙与石的声音里现出了几分慷慨。
于是数千年前那位狂歌狂舞的诗人就从歌声里走出来了。
他袍袖猎猎地卷开,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