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儿媳退下了,老妇复又织布,银线却不再纷飞灵巧。线错数行,老妇忽将丝线掷之地上,自个抬袖抹泪。
“老妪虽叱女,心中实是也有那万千愁。吾儿少年习诗书,终日皆苦读,百里乡间谁人不知。”丝竹转低,细细如泉流冰下,老妇长叹气,“怎奈这赴京之路是甚的远。老妪体衰年岁高,也不知,若我儿去也,春去冬来何时复相见?又恐那阎王爷,生死簿上早提名!”
老妇在这处哀哀哭泣,另一处书生也自愁绪百转地唱。
唱家中有母岁高,恐他自己这一去,若母亲老病缠身,无人照顾。又唱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刚入门不及一年,两地分离相思苦。
江戈坐在戏台下,指尖摩挲着酒盅的边缘,凝神看着这场戏。
这只是出普通的古老木偶戏,讲的是一个偏远穷乡村的书生赴京远考。书生才华横溢,却犹豫不决,迟迟拿不定主意到底赴不赴考。家境清贫,赶考只能靠自己早早步行,在那时怀揣着荣华富贵之梦,却死在进京路上的书生不在少数。
而书生家中,有年迈的老母亲和新进家门的妻子。
他忧虑自己远去,家中母亲与妻子若是遇事,无人照顾。
而书生的母亲担忧自己年岁已高,等不到儿子回来的那天,妻子担心丈夫此去惊险,也忧虑相思长苦。
戏中的偶人们愁绪百转,戏外的老人们眼中有着泪光。
江戈听懂这出戏。
这场戏,是老人们唱给他听的。
他是那即将远行,而又心怀不舍的书生,老人们是那忧虑说不出口的老妇与少妇。
他即将远行,却说不出口离别,老人们担忧着自己年岁已高,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了,就再也没有机会见他一面,担心着他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