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些,但是该有的机敏他是刻在骨子里的。这些事情稍稍一联想,也都能想到个大概。
如果现在假定现在这些事情真是何宜娴有意为之,那何宜娴必定是要找人去做的。必定会露出蛛丝马迹的。
沈熠直接让人找了隆宁伯府,打听到原先伺候何宜娴的人。
这样一打听,可真是触目惊心,先前伺候何宜娴的人,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了,基本上都被何宜娴打发了。这次,何宜娴带到镇国公府的,除了梧桐这个老人而外,其他人等,都是后面买进来的。
就算打发了也没关系,有了名号就好查了。一查,发现,那些打发非一般的打发,基本上不是被卖到苦寒之地,就是在路途中死了。如此,何宜娴身边的老人都已经被她处理殆尽了。
当然,这些事,何宜娴大多是吩咐,也不是亲自出手。既然要假手他人,这其中难免有了一些漏网之鱼。
比如,何宜娴先前最为倚重的跑外的柯忠,到底让人沈熠打听到了藏身之处。这是个聪明人,在帮着何宜娴坐了一些要紧事后,就急流勇退,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个意外身亡的,实则悄悄逃命去了。
沈熠一边让人去捉拿这柯忠,一边继续让人去问隆宁伯府的人。
隆宁伯府人口众多,当年盯着何宜娴的人也不少,何宜娴也没有那能力将知道风声的人全部处理掉。
柯忠所处之地在距京城比较远的地方,来回少说也得十来天的,柯忠暂时拿不回来,但隆宁伯府的人也是可以问的。
这一问之下,沈熠就发现了太多的巧合,如他所想,当年阳东遇险之时,是何宜娴力主决定在大雨滂沱之时前往阳的东。
虽然当时何宜娴给他的说辞是隆宁伯府在阳东的庄子遭灾了,需要她赶紧去处理。可是,在隆宁伯府这里听来的,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
听说,当年事情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