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贾放就发现这家的酸汤,竟然也是盛在竹筒里,让人打包带走的。而且从县城经过桃源寨,回自家镇子的路人买这酸汤的最多。
贾放终于没忍住,问:“怎么,外乡人也这么喜欢这酸汤吗?”
摊主是个老实巴交的桃源村土著,见到贾放问起,非常不好意思地红着脸回答:“是呀,三爷!外头人都说,吃这个,省盐,不放或者少放盐巴,就都能吃得挺好的。”
这一句让贾放恍然大悟,他突然想起以前一个来自南方云贵地区的同事,说起他们爱吃酸汤的传统。说是他们的饮食习惯里有“以酸代咸”的传统——
也就是说,早年间一部分地区吃盐非常不便利,盐很贵而且难得,但是先民们很快发现了具有酸味的食物和咸味的食物一样,能让人下饭,恰当地运用酸味,可以节省盐巴。
因此南方一部分地区很流行酸汤,酸汤鱼、酸汤肥牛什么的,都是那里流传出来的名菜。
这下就完全解释得通了,桃源寨也是一样,原本一直为缺盐而烦恼,直到番茄的出现,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酸汤在这里的发明、制作与传播,完全是自发的,贾放在期间并没有任何干预——他唯一贡献的就是把番茄种苗带到了这个世界,而且从蘅芜苑的加速培育圃中长出的番茄种苗,结果的速度可能会比正常的种苗要快上那么一丁点儿。
在某种程度上,他也可以算是见证历史了。
“非常有前途,好好干!”贾放连忙勉励那土著几句。土著向他羞涩地点头微笑,然后去招呼下一位主顾。
除了可以打包带走的酸汤之外,贾放很快看见了贩卖辣椒种子的小摊贩。摊主正在向一个看起来像外地客商的买家解释这种作物的种法:“……将种子晒两天,泡一天,埋进土里,可以先育苗,育苗之后分开间距种到田垄里,浇水、捉虫,结果之后支个架子防止倒伏,果实是青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