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名债券在两个时辰之内被认购一空,这让贾放对南方民间的财富水平又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须知这还是在武元县前年曾遭山匪洗劫,元气大伤的情况下。看样子这两年武元恢复得不错,百姓手里都攒下了点钱,却只能压箱底。
五两一张的债券,算不得什么大钱,再加上有桃源寨作保,百姓们也都乐意尝试一下。
这铁路债券的火爆,也出乎武元县县令袁化的意料。他原本也以为自己需要出面,帮助贾放站台吆喝的。
谁知还没等他出面,外头的记名债券就说是卖光了。连他答应自家妻妾的份儿都没有抢到,害他回去之后受妻妾埋怨。袁化却也只能板起一张脸,说起诸如“不能与百姓争利”的大义。
但袁化也同时得到了上司贾放的赞扬——武元县的人口登记工作做得不错,在记名债券的发放工作中,验证了武元县人口和户籍信息的准确性。贾放就此给予袁化充分的肯定,让这位县尊大人暗自得意了很久,觉得自己定然是萧何之类的人物,于具体事务上手,将来必是一代名臣能吏。
很快两地共六千张记名债券,所有实缴资金一共三万两,全部到了金融办的保险柜里。
这次发债,还有一桩好处,便是增加了金融办保险柜里的保证金金额。毕竟买债券时都是出的真金白银,少有人抱着一大叠小面额流通券去的。武元县的居民尤其是这样。
如今金融办的保险柜也升级换代了,寻了一个小型的安全洞,做了一个整体式嵌入山壁的大型保险柜。柜门处加了三道转盘式保险,密码由老涂和老金两个人分别知晓,柜中的保险金基本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贾放还和他们金融办的人开过玩笑,说往后许是这一整个安全洞都要拨给他们用来做金库呢。
但玩笑归玩笑,贾放也嘱咐了这次债券发行背后的资金出入一定要透明。他打算把修建“桃源——武元”铁路的每一笔开支都进行公示。只有这样,才能让购买了他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