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报纸都能成为下蛋的金鸡,内阁不由动了心,在试图将《大清日报》的管辖权从内务府变更为礼部不果后,总理大臣博清额同总理副大臣李世杰合计了下,也组织了一帮人搞出了另一报纸,名为《维新日报》。
\n
基本是照抄《大清日报》,完全是摸着六皇帝过河。
\n
这搞得《大清日报》实际负责人御前大臣栓柱老爷十分不高兴,偷偷让人给出关的少爷递条子,请求将《维新日报》定性为非法出版物,免得《大清日报》财源被分润,结果被自家少爷回信怒骂,说:“让他三尺又何妨!”
\n
并给内阁写了个条子,说前番已开文禁,现在则要开报禁。
\n
除各级官府要踊跃办报外,也要鼓励民间办报,以便让维新朝的新气象能够通过报纸这一载体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掀起新浪潮。
\n
内阁这边要拿出个具体章程来,正旦过后就要全面落实。
\n
宗旨就是一个——“让百姓都能说话,也都有说话的地方。”
\n
会长老李对此提出担心,就是要是民间大量办报,质量必然参差不齐,不排除别有用心人士利用报纸宣传反对维新思想,甚至扇动百姓造朝廷的反。
\n
六皇帝认为副作用一定会有的,因为民智未开,滚滚江水必定带来无数泥沙,但大浪足以淘沙,维新对于国家的好处,将随着争论越来越清晰,百姓肉眼也将可见维新之好,故不能因为短期副作用就将此事一刀切。
\n
不过在给负责内务委员会的丁庆条子上,六皇帝是这样写的:“反对朕,反对维新的官僚士大夫及过去的既得利益集团必然是众多的,他们现在不敢说话只是害怕朕强大的武力,但是不让他们说话朕也分不清到底哪些人是支持朕,哪些人是反对朕的...
\n
弄不清这些人的真实想法,后面的工作中这些人或许就会给朝廷制造麻烦。报禁开放之后,内务委员会也要有针对性的动作,避免思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