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货只有平时一半,可不是那么容易摆平的。
“老郑啊,我们多年老关系,你说句实话吧,究竟怎么回事。”货少掉一半,拿货者心里都很不爽。
郑要两手一摊,“来人我不熟,介绍来的人我惹不起,你们都知道,我这人最是公道仁义,可这次没办法,拒绝不了。”
“拿货也得讲道理啊,那些人怎么这么不要脸,人在哪,我们去沟通。”
没货,他们又不能真把郑要怎么样,脾气只能冲着抢货的人。
本来买货都艰难,数量又不多,这次硬生生少掉一半,谁心里能平静得下来。
人手多的立马派人附近找,若是能找着,怎么也能追回点货,可惜附近道路全都看过仍一无所获。
追不回来,东西又都是急需,这些人只能再朝郑要施压,要求下批货把缺的补上。
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郑要态度极好地任凭大家各种语言发泄,对于大家要求也都是我尽量、我尽力之类的话应下。
至于下批货能不能补,能补多少,他从头到尾不给保证,问急就一句话,“这事不是我说能算,我也没办法呀。”
宗庆山带着三儿子,驾着牛车,行进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
他不知道自己选择这条路有多明智,路破破烂烂、弯弯曲曲还有高低起伏,很好地掩住他们的影踪。
说句实在话,他现在心很虚,这次买水泥花出去的钱太多,他到现在都没能平静下来。
根源只是闺女特别重视水泥,是以他才豁出去,想到用的那许多钱,他心痛到不能呼吸。
普通乡下人家,能弄来一袋水泥铺个院坝都够让人羡慕的,他还一次性弄来五袋。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