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凤章摇头说道:“这话夸张了,没到这种程度。”
只是今日白瑜不知道是不是几杯水酒下肚心情不好,没有见好就收,反倒是叹了口气继续说道:“那次比试之后,苏兄你自然是声名鹊起,却是不知道我们的苦处。”
苏凤章转头看他,笑着问道:“白兄这话未免太过,我们都要参加明年春闱,说到底那才是见真章的时候,如今的名声值得什么。”
白瑜却道:“有名声自然是好的,若是名声好,考官们也会有所考量,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忙着行卷,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名声呢。”
所谓的行卷其实是在春闱之前,考生将自己所作的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以延誉,称为行卷,只因为会试虽然糊名,但最后录取的时候却会揭开再定。
在前朝的时候,行卷之风一时大盛,当时考生是否能中与他们行卷成功与否有极大的关系,一度造成朝中推荐成为,门派林立。
到了本朝之后,太祖皇帝觉得此风不利于选材,一度大力打压,这才让行卷慢慢黯淡。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谁都知道有一个好名声的用处,慢慢的行卷的苗头又开始冒出来,与朝中的大臣们更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苏凤章听了这话只是笑了一下,转而说道:“今日除夕,说这些做什么,来,给你剥一颗花生,吃了明年就能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白瑜被塞了一颗花生,倒是不好意思继续酸溜溜了。
旁边的和棠还在凑热闹,笑道:“苏兄,你也给我剥一颗,让我蹭一蹭你的运气。”
“行,给你剥。”苏凤章笑着说道。
白瑜瞧他认认真真的剥起来,也笑了:“那我给你也剥一颗,希望明年大家同喜。”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