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原本支持他的几个人都倒退一步,生怕他把自己推出去。
显然,骂人的时候厉害,但真的要让他们站出来却是难了。
苏凤章笑着说道:“想来诸位大人已经是我大周的栋梁之才,但本官自问也不是通才,不知道哪一位大人担得起这两个字。”
朝堂忽然安静下来,即使是礼部尚书也不敢说自己是通才,谁不知道苏凤章出了名的点子多,这会儿站出来那不是等着被他打脸吗?
苏凤章叹了口气,又说道:“满朝文武,都未能有一人站出来说自己是通才,更别提底下的官员了,李大人,你说这大周上上下下能有几个通才,就那么几个,够用了吗?”
礼部尚书怒其不争的瞪了一圈文官们,只得自己撸起袖子继续上:“说一是一说二是二,难道你的法子就能造就更多的通才不成?”
苏凤章却摇头说道:“当然不能。”
“那你说个屁!”礼部尚书忍不住怒了。
“不过李大人,你为何要执意造就通才,博学多才之人向来少之又少,咱们选贤任能不能不能因此而耽误了啊,难道没有通才,大周百姓就不过日子了?”
“科举是好事,但科举固化问题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最后考中进士的读书人脱离现实,只知道读圣贤书,反倒是忘记了科举之本。”
“陛下,微臣的意思并不是废除科举,而是在现有的制度上改制,减少时文,废除八股,增加通商、律法、格物、算数、兵法、农事等学问,针对性培养人才。”
“士农工商,历来如此!苏大人你这是要舍大义而取小道?”
对此,苏凤章只是学着前辈,反问了一句:“历来如此,便是对的吗?”
“太祖时期,曾经废除宰相,增设六部,也曾将科举改制,听李大人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