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及此,也就不往大营去,直接奔丁宏广等人所住的地方去了。
……
“时间已经定了,三月初城中副将夏承德趁乱开城投降,清军入内,会有一批人专门负责捕拿洪承畴。”
丁宏广在曹振彦身上得到的情报很及时,加上在别处获得的消息,几相印证,已经得知松山即将陷落了。
这几个月,他们一直在等机会,同时也是没闲着。
在辽东建立了广范的情报网络,大量的情报从沈阳到赫图阿拉,再到铁岭开原,再到盖州金州旅顺,顺着海道,又送回登州,飞报到军情处和张守仁的案头。
对辽东的情报,浮山军情处已经获得了突破和成功,这是大明锦州想也不敢想的成就。
在明和清的情报战史上,一直是清军有很好很强大的成绩和实力。
从老奴时代起清军就擅长用间,情报收集工作十分扎实到位,十分犀利。
明朝一直是被动挨打的一方,说来奇怪,在壬辰倭乱时十分厉害的锦衣卫在崇祯年间似乎消失了,再也没有一点神奇和有活力的地方,令人扼腕痛惜。
军情处主要的情报来源不是上层,当时的清国上层是拉拢渗透不了的,要打主意,会坏了自己的大事。
但在下层,特别是大量的受苦的包衣奴才中,通过民族大义来感化,或是一点粮食,一块小小的银锭,就能轻松组织起内层核心和外围的情报网络来了。
不管是驿站,酒店,汉军旗,或是满洲王爷们的王府里头,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包衣们彼此闲聊的途径得到确切的情报……这年头,说起情报工作很复杂,但也很简单。虽然清朝上层有用间谍并用的极好,但并不代表清方有良好的军情系统和反间谍的经验。
他们也就是能抓抓那些从宁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