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被大国所欺压和奴役的,不过明朝因为是大国,对藩属小国不甚压迫,而东虏的国力只在辽东一地,蒙古虽大,却无法给予什么支持,所以朝鲜被压迫的十分厉害。
粮食是重要军需物资,也是白银替代不了的,朝鲜的粮库几乎被洗了个干净,它自己也是个国力很弱的小国,怪不得朝鲜国王上的表章里都要哭死了。
这样的情形下,东虏不入关才奇怪。
抢粮,抢钱,抢人。
哪怕是再打赢十次松锦之战,清国和大明在国力上的差距也是弥补不了的,这种差距,只能靠不停的给大明放血来平衡。
根据情报,东虏在夏末时开始动员,估计在九月之前会完成动员,在九月金秋时,仍然是从蒙古草原绕路,从喜峰口和古北口等长城打破缺口入关。
此次入关,除了抢掠外,估计还会有南下窥探明朝南方虚实的打算。
大明的北方虚实,除了山西陕西等西北地方外,河北和河南一部分,山东一部份地方,都被东虏袭击抢掠过,虚实尽知。
在历史上,崇祯十五年皇太极派贝勒阿巴泰为主帅,率大军破边入关,掠走人口近五十万人,杀戮过百万,抢走金银百万,最南抵南直隶,史可法等南方军镇大军云集之后,阿巴泰才从容退走,没有抵达长江边上。
松锦之战,张守仁没有插手,但这一次东虏入关,他是打算改变这个历史的进程了。
原因很简单,没有插手松锦是因为只要崇祯还在皇位,文官们继续秉政,这个国家就没有救,除非他以大胜余威,直接再攻打北京,改朝换代。
但这样的做法,等于是以纯粹的暴力得国,只能用不停的杀伐和屠杀来消灭异已,而不能统合能统合的力量为自己所用。
在外有强敌的前提下,这样做法,又险,杀人又过多,张守仁是不会做如此的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