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吓的全身发抖。
看到他们这副模样,骑兵们哈哈大笑,甚至故意击响皮鞭,看到奴才们害怕的模样,引为乐事,一起哄笑起来。
这些奴才都是前几次入关从关内掠来的丁口,女人配给各旗旗下,或是当女奴,或是被指配,男子就做杂役,苦工,从种地到军中的苦活,都是这些被俘虏的关内人来做。关外的奴才能生存下来的已经是奴性十足,而且多半会说和听懂满语,就算还有包衣奴才的身份,也是不会在汉军旗做这样的辛苦活计了。
在皮鞭的威吓下,官道上的人们推拉的更加起劲了。
大量的骡车之后,是更加沉重的大炮被推拉过来,此番出征,出动各种大将军炮十门,最轻的也是六千八百斤,能装子药八斤,打十来斤重的炮弹。
这样沉重,其实也就是十二磅炮强一点有限,但对清国来说,从不能铸炮,到能少量铸炮,到能铸成这么多的沉重的红夷大炮,这原本就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
只是在明国叫红夷大炮的这种火炮已经被改了名称,皇太极给这些大炮赐给各种漂亮好听的大将军美号,因为他相信,这种沉重的大口径火炮只要一出现,就有可能立刻改变战场的局势,其作用,可能真的不在一个大将军之下。
大炮虽强,但实在是过于沉重了。
重实实的大炮被放在几十个滚轮之上,在前头,是大量的索具绑住的七八头健壮的黑色公牛,每头牛都打着沉重的喷鼻,下死力的向前挣着。
为了使牛减轻负担,还有不少包衣也在边上使着劲,不过这东西没有下力的地方,就算是他们助推,牛用的劲也没见少多少。
七千斤重的物事,在没有很好的承载方式的条件下,行动千里,实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光是从车辙压出来的痕迹就能看的出来,滚动的木轮在平整的官道上不停的压出深深的印痕,炮队经过,官道也就毁了一小半,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