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骑兵的优势,边打边退,大股清军被牵着鼻子走,落入人家的指掌之中。
就在多尔衮被这种战法弄的十分不耐烦的时候,前方的哨骑……其实都不能算哨骑了,一半的披甲兵被编成一个个小队当哨骑使用,这在满洲八旗的历史上也是头一回,不过这种开创是耻辱还是荣耀,多尔衮自己也不想寻找答案。总之,哨骑的消息还算是振奋人心,在险山堡一带,终于发现了大股明军的踪迹。
这一次的突袭战,浮山军出动的水师官兵另算,出动的陆军有七个营三千六百余人,分成两部份,在左路那边是四个营,右路这里是三个营,两个骑兵营和一个炮营。
水师陆营则是全部出动,两个旅十来个营也是分成左右,左路是冯勇,右路由陆营总兵官马洪俊亲自率领。
两路兵力差不多,都是六千来人,而右路比左路的骑兵要稍强一些,当然,还有替多尔衮和两白旗特意准备的大杀器。
知道明军主力在险山堡后,多尔衮精神一振,两白旗的将领们也是有长出一口恶气之感。
既然你敢打,以八旗的傲气肯定是要成全你的……由多尔衮一声令下,两白旗主力汇集一起,长龙滚滚,十几里长的队伍,往着险山堡杀气腾腾的冲了过去。
……
“东虏来了。”
一处高岗之上,马洪俊很没有形象的叉开腿,挺胸凸肚的站在上头,手中持着单筒望远镜,尽管在不远处已经是大量的铁骑滚滚而来,旗帜如林,刀矛似海,大量的两白旗的余丁们也是高举刀枪和弓箭,配合主力前来。
在这个五千清兵在关内能大破宣大军和几万辽镇兵马的时代,以不到六千的兵马,面对的是近三万清军的主力,是八旗内实力最强的两白旗,如果是大明兵部的官员们在此,相信肯定有很多人会认为浮山军都是一群疯子……这是不折不扣的找死地为。
但马洪俊显然不是这么想,他身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