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叔虽这么说,但仕途却是越来越顺了,虽不知已经做到了哪一级,但是权力和威望那是直线上升,以至于江宁县的行政改制规划被他第一时间得知,连忙保举了自己的侄子入了编。
只不过,三年前的竹石清竟真的相信这完全是自己天命使然。
殊不知,所谓天命,更多在于人为,所谓气运,背后皆有推手。
孙北风这么做也有其自己的处事哲学,对于竹石清的成长,他远比亲生父亲还要了解这个小毛孩子。
严格意义上来说,竹石清是按照传统儒家士大夫的路线培养的,这使得其身上天然裹挟着一套中庸气质,这可不是什么好词。
什么叫中庸呢,即不高不低,不左不右。
通过竹石清的一言一行,孙北风早已有了判断,此时的竹石清,骨子里带着对于出人头地,报国为民的英雄气概,又陷入纷乱世俗的约束与裹挟。面对事情即便是嫉恶如仇,也可能因为社会的条条框框放弃原则,内心深处想着大公无私,却依然能放任不公和虚伪发生。
有些人以为自己很聪明、很老练,实则最愚蠢、最轻浮。
在那个时代里,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而人在这种境遇下,很容易迷失自我,究竟是为了做官,还是通过做官以报效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倒果为因,陷入沉沦。
但归根结底,竹石清有试错的成本,更何况早些认清这个世界,才能更早浴火重生。
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就是在时代的废墟上不断重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