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妥当,给他玛麽、额涅各抱一下以示告别,自己就抱着弘晏朝清溪书屋走,远看近看老少两个的背影都特和谐。
自打弘晏出生,一家长辈都习惯穿棉服,减配饰,皇上不能和皇太后皇后一样和弘晏相处的时间多,只能一有空就来抱抱。咳咳,皇上一开始是不会带娃的,可皇上面对这么胖气的乖孙儿眼馋啊。
盼星星盼月亮地盼到熊儿子娶妻生子,师祖都说弘晏和保康当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皇太后、皇上和皇后怎么可能不宠着?那是他们曾经错过的,保康的成长。
前后重湖,一望漾渺……牡丹以千计,芍药以万计……老少两个闯过小桥,走过柳堤,追过蝶儿,一边聊天一边看风景,不知不觉就来到位于畅春园东路的清溪书屋,一个类似紫禁城的南书房,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一般只要有瑞亲王在京城,皇上都不大理事,现在正是瑞亲王领着一干臣子处理大清上下内外事务。
瑞亲王,那可和皇上完全两个做事风格!所有出入此地的人都头皮绷紧,心神绷紧,反复琢磨反复准备生怕给瑞亲王留下不好的印象,特安静,特乖巧。
比如此时此刻,大清国的瑞亲王正琢磨一个“不可言说”的事儿,就是那想要趁机立功的官员,那也是大气不敢喘。
两年前,曹寅注意到从国外贩铜来大清是一个好买卖,非常自然地拟一份奏折递上来。
曹寅说自己可以给内务府创收,还说贩铜需要大笔资金,想从内务府借十万两银子。
皇上出于对奶兄弟的感情,看过折子后,不假思索地准奏。
皇上知道曹寅手头紧,给予特别关照。可皇上开了这么一个口子,其他内务府世家都来抢食——曹寅贩铜不光没赚,还大亏,他又拟写奏折,说自己做不来,皇上也还是当即准奏,亏损的本钱那根本想不到问……
保康根据这个“小报告”,正琢磨着,这些年来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