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几十年上百年后的必然,
不光是官僚,
小吏机构也是。
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有关于这一方面的条令,明朝的张居正也有关于这方面的规定,却都难以根治,
一切只因为,
这本就是无法根治的事儿。
官僚机构的自身膨胀差不多算是一种本性。
如何遏制这种本性,
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方法,
比如西方国家的议会或者类似机构审议预算等等方式,都是尽可能地避免官僚机构的自我膨胀,
吃掉过多的国家财富混乱国家管理。
当前大清国的官僚机构膨胀,宋朝时期的情况有点儿类似。
飞速大发展中的大清国,朝廷不光原有的衙门人手不够,
新出来很多新部,新衙门,
主管天然气的,
主管技艺研究后勤的……根本就没人。
朝廷急切之下,
不停地选拔官员,很多人为了报效国家,为了改换门庭,为了高薪厚禄……争抢进入官僚系统,
一场科举取各科进士达六千人,不算恩科,三年一次,想想这人有多少?还有通过博学鸿儒科考进来的,恩荫的,买官的,之前因为犯小错儿下去又自己活动上来的……
上上下下加起来,每三年官员的增加,以上万人数计算。尽管有因为贪污犯罪等等被打下去的,可还是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阳春三月里,兄弟忙碌的间隙,保康抿口茶,放下茶盏感叹:“一个国家是一棵树,老百姓才是根基,外面那些光鲜亮丽迎风招展的官员们是枝丫,包括皇家宗室,如果我们不控制,任由这颗大树疯长……”
“大部分的养分都供应到枝杈的生长,枝丫长得比树根还粗壮……”
胤禛眉心紧皱:“官比民多,将比兵多。这是宋朝的情况,其他朝代也有。人之常情。很多主政者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