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的孩子,大清老百姓一边配合送药送粮草的大力支持,一边与有荣焉。
无他,十四岁的弘晏懒洋洋地站在城墙上指挥若定的气度,太迷人了嗷嗷!
无他,十二岁的弘南领着先锋营在枪林弹雨里冲锋的身影,帅呆了有没有!
有人痴迷弘晏小阿哥皱巴小鼻子睥睨天地的小气质,有人崇拜弘南小格格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尘不染却手起刀落的小霸气,更多的人心疼他们的经历。
这个岁数,在其他人家,还在祖父母身边扭糖儿撒娇,还在学院里发愁明天的作业。
可再想想他们的父辈,想想他们的祖辈,哪一个不是小小的年纪就承担责任?
他们没有选择,他们也不需要选择。皇家没有孩子,他们也不是孩子——戴上那顶王冠,就要承担那份责任,就要顶起来那片天空,他们甘之如饴。
前线的战事打得如火如荼,胤祥十天后来到西藏,面对侄子侄女们打出来的气势,笑一笑,一直提着的心的放下来。
胤祥心疼,不光是心疼弘晏和弘南,每一个跟着打前锋的侄子他都心疼。可这是保康哥哥的孩子,这是皇家的孩子,应该有的模样。
除非他们要一辈子藏在父辈和祖辈的荣耀里。
胤祥骄傲、欣慰,各种感情不一而足。他连夜给京城写信,附带一些战地小编录制下来的影像,接下来专心处理西部事务。
西部,准格尔大将军策零,和罗布藏丹津合伙,还有沙俄在北方于武器粮草方面协助,三方人一起来势汹汹,印度那边临阵退缩,谁也不敢得罪……
当然,印度只要不捣乱就是最好的友谊,大清对印度没有一点儿期望,也没有失望。而大清国富兵强,唯一的弱点,就是担心战争破坏他们这些年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西部,不想使用破坏性武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