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财犹豫了下,道:“是。”
这也就是他,如果是德旺,大概又要问一万句为什么。
第71章
谁也没想到始于建平三十年,
至建平三十一年止的朝野动荡,
竟是由一个小小的文林郎拉开序幕。
起源不过是随着新政的推行成功,
盐运司衙门开始整顿两淮盐道。
对此,建平帝是乐见其成的。
朝中无人不知,若论世上最贪的那一批官,
除过盐官不作他想。若不是这些盐官贪腐,两淮盐道何至于衰败至此,
虽如今新政改革,
效果喜人,
可其中人力物力耗费巨大。甚至于建平帝来说,改革新政,他承担了难以想象的压力,自然对这些官恨之入骨。
基于上面是这种心态,
由凤笙带头开始的整顿,进行的比想象中更为顺利。
这件事是凤笙自己独揽过来的,
她把新政的种种后续事宜交给了范晋川,
自己接下最艰难的这一环。
起先范晋川根本不知其意,
只当是方凤笙嫌弃他不擅长此事,再加上两人中间还有那么件事,几乎是凤笙说什么,
就是什么。
可等事发之后,
他悔之晚矣。
凤笙联合了数家盐商,
先以报效捐输之名凑够了五百万两白银给朝廷,
彼时朝中正因缅国入侵大周疆域,
激起一场对战热议。其实这个问题早就在议,但因国库空虚,一直按而不发。
虽两淮盐政改革,效果显而易见,但筹集巨额军费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大周曾对战过一次缅国,因地势原因,又因战线拉得太长,功败垂成。如果再开启第二次战争,就再无停下的可能,如若后续军费跟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