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的折子上了一封又一封,不是这处冻死一村人,就是那处饿死半城人;朝廷的银子拨了一批又一批,却皆如石沉大海,再无回音。
父皇接连半月不再与我们一同用膳,掌灯的小太监也道保和殿灯火一日比一日熄得晚,母后携众妃命妇长跪慈怀宫诵经祈福,皇兄外派北地音讯寥寥,就是沉昀山,也不再绞尽脑汁逮人往宫内递东西。
除夕下放的赏赐比往年少了一半,我都是这般光景,可想而知底下的庶子庶女与妃嫔仆婢是何等窘迫,更不必说北地的百姓。
多年后回想,方觉已显亡国之势。
叁更鼓平,夜不能寐,我披了孔雀翎斗篷便往保和殿去。父皇与几位亲贵大臣埋头理政,一宫灯火通明。这一月多来四次相见,皆不过匆匆一眼,匆匆到我竟不曾发觉,父皇两鬓何时爬上斑白,眼角何时镌下沟壑。
龙案上层积的奏章几乎要淹没他苍老的身躯,曾经,他的肩头,是我认为这世上最牢不可破的依靠。
泪水终是夺眶而出。
将漆盒交予值夜的宫娥,悄无声息前来,悄无声息离开。
甬路灯影明灭,漫漫曲长好似没有尽头,几星飞雪逃过油布大伞在泪干的脸庞上融化,凛冽寒意仿佛渗进骨血,直抵那颗不愿正视时局的心。
梁国使臣在行馆候了一月有余,只是文武百官都讳莫如深,父皇母后更是绝口不提。
改道登上揽月楼,顶阁换了透色琉璃窗,事事讲究的制造局难得未曾画蛇添足,雕刻各式各样祝愿祥瑞安康的花纹,放眼望去通通净净,漫天霜色里无数萤火闪烁微弱,几不可见。
这是大陈的子民,这是我的子民。
“殿下,卯时了。”疏影话音和着晨钟响起,邈若山河。
家国天下,向来没有选择的余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