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不知道的是,范仲淹被“贬”去敦煌的行为,是他主动提的。
一部分人还以为范仲淹在势头上去敦煌,是受了徒弟的牵连,被贬官了呢。
因为已经打过仗了,所以朝堂的争执重点,已经不再是要去打仗还是直接求和了。
变成了要不要收下这比赔款,和要不要解决辽国的战争损失。
真的是,跪久了不知道怎么站起来。
晏殊一直旁观,心里话也是一不留神就说了出来,得到了旁人震惊的目光。
似乎是从来没有见过晏殊说这么刻薄的话。
晏殊在这样的眼神中,没想到是自己的心声下意识说出来,而是以为同僚震惊他怎么一直没有开口,所以也是出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场仗,范仲淹打得漂亮,我们大宋打得漂亮。”
“每一场战争的胜利,都不是历史书上的寥寥几笔的存在感,可能这仗史书上都不会在意,但是胜仗还要赔款的事情,史书一定会在意。”
晏殊劝人的角度也是很客观。
他知道,很多人当官并不是有什么家国情怀,更不是想要为了百姓,为了国家做点自己的贡献,完全就是当官得到的权力、名望都要更高。
而针对这些人,他们是无所谓战争之后赔款的,赢了赔,还能彰显大国气量?这些人有人是这么想的。
所以晏殊也是从这个角度,从名望的角度劝。
青史留名很难,但是遗臭万年很简单。
赢了还要跪,那就是遗臭万年的下场。
果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