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树治沙、维护修补、考古临摹,一桩桩一件件,都要老所长带着零散的成员从头做起。时局动荡,无人在意西北的角落。他刚到莫高窟的时候,不少石窟甚至被黄沙掩埋。没有钱,没有人,甚至没有纸笔和颜料,但他们就是那样咬着牙等来了像杭柳梅这样的后来人。
当时有歌谣“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前望戈壁滩,后望鬼门关。”其间的苦楚难以言喻。敦煌的生活有着与世隔绝的意味,他的西装早已束之高阁。时隔多年要再次套上华服的时候,他甚至都快忘记了怎么打领带。
出发前往日本访问那天,前辈们穿着过时的、不合身的西装挤进风尘仆仆的车门,杭柳梅激动地目送他们离开,募地想起老所长年轻时那张照片,泛起一丝难过。
此刻她不知为何又有了和那时一样的心情。老所长是为了艺术来到敦煌,却也是为了留住艺术才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研究所的工作上。他最爱的敦煌壁画最终只临摹了寥寥数幅。如果没有缠身的重任,他也能把痴迷一生的敦煌留在自己的作品里。
如今他长眠于三危山,永远守望他深爱的莫高窟。斯人已逝,那就不问值不值得。
一声叹息。杭柳梅说:“走吧,走吧。”转身离开。
另一幅作品前站着三两装扮考究的人,尤其是为首的中年妇女,她那身套裙和绣春姐的好像是同款,只不过她穿米白色,绣春姐穿桃红色,人和人气质不一样。再搭配她脖子上那条澳白珍珠和眯眼微笑颔首点头的表情,杭柳梅觉着她就像日剧里的贵妇。
她身边的两个年轻人,一个负责讲解,一个负责翻译,仔细一听,她还真是个日本人。
其中一个小伙子正说:“这幅图叫做藻井,一共分四层。中心是一朵三十三瓣莲花,第二层是火焰,最外层又是一圈莲叶。这些图案都是抽象化处理的。”
再看看他们正对着的那幅画,杭柳梅一个没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