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像……像年幼时上学堂,
单独被先生叫起来背诵《中庸》,
整个私塾的同窗都抬头看他,
等他回答一样。
这是发自内心的紧张。
张召天生就不是考科举的料,不然后来也不会子承父业的继续开药膳坊。
四月的春夜已经不算凉,张召甚至因为刚刚吃了药膳,浑身正在微微发汗。
霜白的月光像碎银一样落在地上。旁边偶尔出现一些虫鸣鸟叫,惬意无比。
苏苒之看出了张召的心神不宁,
温和笑道:“张先生可还有什么要说的?我夫妻二人初到京都,无甚好友,不会在此大摆宴席,款待众朋。不过,可能偶有一两朋友到来,会叙旧一番。”
她此话一出,张召空白一片的大脑好像突然鲜活起来,他顷刻间便记起来了自己准备好的话。
张召赶紧说:“我信得过少侠们。”
他又擦了擦汗,道:“不瞒您说,我这院子地段好,地方也大,当年我爹娘卖了一个铺面才买下来,留给我娶媳妇儿用的。但我现在高不成低不就,娶不上媳妇儿,这房子便搁置下来了。去年年底挂牌出租,租金高不说,还不能长租——万一我有心悦的姑娘,就得在这里成亲。就造成有钱租的嫌弃来回搬家麻烦,不肯租的局面。您两位还是这里的第一任租客……我、我……”
张召又开始卡壳。
他其实很宝贝这座宅院,毕竟是拿来娶媳妇儿的,以后他爹娘、他媳妇儿孩子都要住在这里,肯定不希望租客破坏这里的布局。
可这宅子一直空着,还得定期雇人打扫看门,交宅税,这是一大笔开销。
张召得为娶媳妇儿攒钱,他娘才催他将宅子挂牌租。
恰好苏苒之和秦无只租一两个月,给钱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