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他再度落入险……
关于那位国师,
时缨自是有所耳闻,若非他为北夏皇帝出谋划策,便无今日南北对峙的局面。
大梁上至皇帝群臣、下至黎民百姓提及此人,
皆恨之入骨,称其通敌叛国。
他是用兵高手,但却从不亲自领军作战,
这么多年,即使是慕濯也未曾见过他的真容。
听闻他破例离开北夏国都,时缨不由心神一凝。
事出反常必有妖,今次只怕是来者不善。
慕濯取出信纸,
顾珏接着道:“北夏国师生性多疑,此番秘密行动,更是慎之又慎,线人为免暴露,
之后没有再冒险传信,
但前些日子,
在阴山一带巡逻的将士们发现熟悉的记号,应是线人偷偷留下,
证明他们已经抵达此处。臣派麾下士兵扮做采药人,在山里搜寻了几天,
也找到几处记号,只是北夏人马神出鬼没,
臣的属下怕打草惊蛇,
未曾继续深入。”
“我三月出发回京,消息传到北夏国都,快马加鞭只需一个月,如果他想趁我不在灵州的时候作乱,
压根不必拖到此时。”慕濯默然计算日期,“但从陛下答应和亲,到线人传来密报,时间则是刚刚好。若无意外,他亲自出马,带人埋伏在山里,多半是要对宣华公主下手。”
顾珏一怔,立时明白过来,不禁啐道:“这狗杂碎……”
慕濯转而看向时缨:“阿鸢,你如何想?”
时缨略作迟疑,回忆方才他和将领们交谈的内容,试探道:“北夏狼子野心,千方百计挑起战事,陛下选择和亲,他们定会大失所望。那国师许是计划偷袭宣华公主,嫁祸给灵州守军、甚至殿下,反过来说是你们冒充北夏人袭击和亲队伍,只为接走公主、中止和亲事宜。随后,他们就能名正言顺地谴责大梁不是诚心求和,以此作为开战的借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