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应召进宫,不如说是进宫伏法领诛,此事没有外传,不仅仅是因为事关重大,同时也牵扯皇家颜面,所以只有太上皇、皇帝赵清和武国公一家知道,御书房里的宫人和侍卫们都下了封口令不足为虑。如今只能是太上皇在福宁殿关起门来处置赵安辰。
太上皇气得不得了,瞪着眼睛大吼道:“你强抢兵符,私调大军,还与别国擅自开战,战争岂是儿戏般说打就打的?一旦开战,要死多少人,多少将士,多少血淋淋的性命就这么轻易的没了。你罪无可恕!”
赵清坐在一旁听着,心里七上八下的,总觉着今天要出事儿。听父皇这么一说,这罪着实不轻,一想到死于战争的将士们也有自己的家人盼着他们回去,就于心不忍,心里也很是难过。赵清本就是个仁义善良的人,心胸豁达感情丰富,不如赵安辰聪慧,倒也是个宅心仁厚的性情。想到刀兵和牺牲终归是十分不忍的。看着跪在下面的赵安辰更是担心,担心父皇会怎么处置。
赵安辰道:“儿臣知罪,任凭父皇处置。”
赵清知道自己这个六弟是个倔脾气,半点不会说软话,更不会想什么说辞给自己开脱,赵清坐在一旁是又着急又上火:“父皇,是他们辽的鲁王先设计抓了明笑阳的,明笑阳怎么说也是咱们大宋的大功臣,栋梁之才啊,怎么能让旁人说抓去就抓去呢。其实也不算出师无名,还请父皇从轻发落吧。”
太上皇道:“这诛九族的大罪,因为他生在皇家,便只杀他一人已经算是从轻发落了。秘密杖毙,即刻行刑!”
赵清立刻跪下喊道:“不行啊父皇,不能杖毙啊,父皇把六弟杖毙了,我也不活了!”
太上皇道:“好,既然你这个皇帝求情那就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打八十军棍!打!不许停!”
赵清哭道:“不行啊父皇,三十军棍重伤,五十致残,八十军棍那不还是杖毙吗?”
太上皇吼道:“他死不得,卷入战争的将士们就死得?到现在死了多少将士你知不知道?啊?军国大事,为了千万百姓大宋江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