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数学捡起来了。
有一天夜里,方澈突然发现小赵青蒿素的那篇文章发表引用已经达到了1700多次。
两年1700多次,什么概念?
“这是要火啊。”方澈沉吟着。
生物和数学物理不一样,很难说一个成果发表出来立马就炸。
一种新物质的发明,势必会引发学术圈的震动,但是这震动不会立马就来。
正常情况下,其他学者如果要验证或者展开深入研究,设计实验、做实验需要大半年的时间,写文章修改,再到发表,差不多就是将近两年的周期了。
而在这两年里,青蒿素药物的建厂、生产工作也已经踏入正轨,很快就要起到巨大的影响力。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这篇文章随时可能爆发巨大的影响力。
“这么说,我媳妇还真有可能蹭个诺奖?”
诺奖这玩意,成果发表时间和获奖时间的间隔是个玄学,有人第二年就获得,有人隔好多年才能拿上。
就算蹭不上,以后的生物书里也会写着鹿萍导师研究组赵蝉儿根据老师的指导,成功提取了青蒿素。
那我这软饭吃的可够大的啊。
后来,方澈把自己系统里的一本已经落了灰的文件提取了出来。
张益唐手稿残篇。
嗯,就是在地球上,证明了质数间有界间隔的手稿。
这个猜想还有一个名字,叫“孪生素数的弱化猜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