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她应该感恩不尽,却不想她心中始终横着一根刺,那便是初代东山王的拒婚。
女人居于内宅,儿女年幼时大多养在身边。耳濡目染之下,公主嫡出的儿女们都很厌恶东山王府,久而久之两家无形之中生出间隙。
但衍国公府的忠心无庸置疑,若不然也不会被公冶楚抄了满门。君王想笼络重臣,最稳固的法子自然是联姻。
按常理推之,有先祖皇帝成功在前,景武帝行效仿之事便不难理解。只不过皇帝年纪太小,认干女儿实在是说不过去,索性直接认干娘。此法若细细思之,方觉得实在是妙不可言。
将义母嫁于重臣,是无形之中在示弱。君臣有了父子情分,指不定当义父的一时心软从此以后专心辅佐,而不思夺位之事。
张大人话说这个份上,自以为公冶楚定会明白自己的忠心。指不定因今日他进言有功,日后前程无量。
果然公冶楚问他,“我记得张大人的父亲致仕后曾在青龙书院教书?”
“大人好记性,下官的父亲同青龙书院上一任的院长是同窗。应同窗之请,尽同窗之谊便三不五时去书院里帮忙。”
公冶楚又问,“我记得你们是河丰县人?”
“是,想不到大人连这个都记得。”张大人压抑着心头的欢喜,大都督连这些都知道又问得这么细,肯定是要重用自己。
河丰县同云仓相邻,张大人的父亲和青龙书院上一任的院长都曾在云仓陈氏求过学。云仓陈氏桃李满天下,直系学子和他们的学生不知有多少。
公冶楚道:“朝中有能者居之,张大人的位置该挪一挪了。”
张大人一听,以为公冶楚是要提拔重用自己,当下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之情,一再是表忠心说要如何尽忠死而后已之类的话。
告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