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此话一出,众勋贵们也一个赛一个的站不住了。
勋贵之家可以说姻亲遍布,素来同气连枝!枝,更何况如今边关趋于安稳,勋贵们乃至武将们在朝中的话语权都在日益降低。
而唯有郭侯爷此时却依旧手握重兵,权势颇盛。若是没了对方,他们这些老牌勋贵在朝中的影响力怕是少了一倍不止。
众勋贵此前也不过是见不得对方的诸般打算,这才想从根子上绝了对方念头而已。
如今哪怕心知肚明对方不过是在以退为进,那郭家小儿尚未站稳之际,这老狐狸哪里舍得退下朝堂。
然而众人终归是慢了一步,天成帝此时早已挥退一旁的内侍,一步步走下殿台,行走间金黄色龙袍瑟瑟作响。待到忠勇侯面前,更是弯下身子,亲手将下跪之人扶起。
“郭侯快些请起,令郎不过一醉酒时,神志不清之言,又何至于此?”
“郭侯为我大瑞鞠躬尽瘁,朕自少时便常听得父皇称赞忠勇候乃忠义之人。您多年来一直镇守边疆,这才使得家中子弟少了教养,合该是我司马家对不住您才是。”
皇帝既然已经金口玉言,说了“神志不清”四字,除非刻意想跟郭家,乃至皇帝作对。
只余殿下的郭侯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圣恩“诚惶诚恐”,感激涕零。
劫后余生的老侯爷此次终于诚心实意的跪倒在新君脚下。
“陛下,陛下此般恩德,老臣纵是万死也难报圣恩。”
在这恢宏的大殿之下,君主宽宏大量,体恤臣下,臣子尤感圣恩,自此愈发忠心不二。
这般君臣相得的场面也被一旁的笔墨清晰的记录了下来。
“天成二年,帝亲扶忠勇侯于大殿之上,温言以慰臣心,郭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