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沈煊顿了一下,复又道:
“微臣听说,吴大人自入阁之日起,所主张之事,极少是不受众阁臣反对的………若是吴大人本人能够旗帜鲜明的反对海运之事,于咱们倒未尝不是好事儿。”
毕竟比起金钱上的利益,对于诸位阁老来讲,还是吴大人威胁最大。不说那些个江南士子的人脉势力,光是吴贵太妃的杀伤力就足以让人忌惮不已。
消息灵通的都晓得,如今太上退了位,倒不用整日流连后宫,反倒同吴贵太妃过起了老夫老妻的日子。
今日上皇能为了太妃一声哭泣将吴大人调入内阁,明日,未尝不会为此做出些别的决定。当年杨国忠如何权倾朝野,杨家如何能颠覆朝纲,压的一众大臣喘不过气儿来,以史为鉴,众大臣想必不会想让历史重演。
至于太上皇英明神武,社稷为重?唐玄宗早些年不也是位盛世名君吗?可见,帝王的节操,是靠不住的。
众阁老心中必有所虑,若不然,也不会再从一开始便要灭了对方的威严,压下对方的气焰。
都是聪明人,有些话不用说的太明白,殿上几位大臣闻言不由开始思量了起来。
细思之下,众人不由点了点头,吴大人初入内阁,正是摧毁其在世林中威信的最好时机,相信众阁臣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便是上头的天成帝权衡利弊之下,也觉得这主意着实不错,实乃一举两得之事。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那位吴大人开口,毕竟对方今日只示意下属,而非亲自开口,估摸着未尝没有此般顾虑。
众人很快商议了起来,不过这时候到是轻松了许多,众位大人也不似方才眉头深锁。
要说对付这位吴大人,远比对付那些个内阁里的老大人们容易多了。无他,光看这些时日那些新阁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