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子弟”是什么?清兵入关以前,太==祖皇帝努尔哈赤把满洲军队分成四旗,每一旗,起初是七千五百人,以满人为主,也包括少量蒙、汉等族人。
后来因为人数一天天增加,由四旗扩充为八旗,合军政、民政于一体,满洲的贵、贱,军、民,都编了进去。
再后来随着军事的发展,太宗皇帝皇太极又增编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三类军旗各有八旗,实际上共为二十四旗。这三旗所属部众统称旗人,分为关内旗人关外旗人,也就是京旗和驻外旗人。
而绿营兵则是顺治初年在大清统一整个国家的过程中,将收编的前明军及其它汉兵参照明军旧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的组建,各营以绿旗为标志,称为绿营。
绿营兵本不是大清的亲兵,待遇当然也没有八旗兵好。
可是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时候,朝廷的主力军就已经是绿营军而不是八旗军了,在后来的几次攻打准格尔的战役中,更是。
以前皇上还能安慰自己,八旗子弟以骑射为根本,在平川旷野冲锋陷阵是其特长,而汉军八旗和绿营军善用火器,围城攻坚和水上作战屡立战功,各有优势。
现在皇上是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溺杀”。
红、蓝鹦鹉怎么养,怎么蹓,怎么“押”,在换羽毛的季节怎么加意饲养,鸟笼子的制造方法,材质,鸟笼子里的小磁食罐,小磁水池,清除鸟粪的小竹铲……一个个的都能考究一辈子。
出门在外作为“八旗老爷”的派头十足,小鸟儿叫一声比他这个皇上的话还重要。
可不是吗?
不算他们的田地租子,光朝廷给的军饷一个月就能拿到三四两银子,和县官是同一水平。日常还有红白事赏银、蔬菜、劈材、食盐……等等补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