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们,和民众商议的时候,遇到强烈的反抗。
朝堂上的大臣们,各方民间人士,他们不是不知道外面世界的变化,他们也不是没有受外面变化的影响,自从法国大革命以来这一百年里他们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在思考。
可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大清国非常好,不需要那种形式上的改变。
他们的皇家,没有弑杀成性的暴君,也没有奢靡无度的昏君,更没有仗着皇权欺压百姓的宗室子弟……
他们的皇子公主每一个人说出来都是大清国人的骄傲,将来又是一代明君,他们已经抱有期待,强烈拒绝无上皇的提议。甚至平时谁也不服谁的人这次都抱了团。
载泓无奈。
时机不到,不得强求。他叮嘱自己的孙儿,将来……切记要稳住,不要贪恋王权,再得到孙儿的重重点头后,含笑闭眼。
大清国人,记得皇家人的好,他非常、非常、非常……幸福。
载泓和他的先人一样,火葬、薄葬,安然住进皇陵。
…………
或者,真的是时机不到吧。
大清国太大,人才太多。
这些年来皇室已经在逐步放权。当年弘晙阻止他阿玛组建军机处,后来还不知不觉地恢复丞相制度,已经是类似西方的内阁议会,只是丞相们没有军权,军政法分立,综合起来权利的平衡点还是在皇家人的手里。
而这么庞大的国家,这么富裕的国家,皇家一旦退位,其他人谁也不服谁,会不会造成四分五裂?会不会有其他人要做皇帝然后打起来?会不会有其他国家趁虚而入?
这是谁都可以想到,谁也不能接受的事实。
所以,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