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段歌,没人能贡献出那么有爆发力的高潮片段和动作戏。
自本能电影后,娱乐圈的各项数据开始透明化,粉丝注水的老三样不管用了,艺人的经济价值可以通过关键词和一些数据,以并不神秘的计算公式得出--没有玄学,不是过誉,观众就是会被童昭这个名字吸引并且走进电影院,购买观影权。
……
“我看这些人就用《童昭》来做电影名得了,搞什么啊,宣传通稿全带她名字,剧组宣发是收了她好处费吗?”
“网上冲浪没法玩了,打开微博就看到,讲道理,网友没逆反情绪的吗?”
“不看不看,我去上舞蹈课了,珍爱生命远离网络。”
这是谁多同行在暗地里的抱怨。
有不识相的年轻助理小声卖弄他的消息灵通:“我听说童昭的团队打算在电影下映后大量减少曝光,不接受综艺邀约了,可能……”话没说完就吃了一记眼刀。
她们还在争夺综艺资源呢,你搁这说人家团队打算减少曝光了?
这是什么品种的影坛凡尔赛啊?
然而,这个助理的确得到了真料--
除了庆功宴上露过脸外,童昭就专注于研究剧本去了。
《永无岛女孩》被那么多女星拒绝,不是没有原因的。
女主角恢复记忆的前后,需要表现出女孩成长的夸张感,这种在传统电影里很轻易能办到的点,在本能电影却成了个难题。换句话说,这剧本在本能电影时代,其实是不合时宜的,只是制作人很喜欢……
结果阴差阳错地就戳到了童昭的点。
她发了条朋友圈: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