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个难熬的事情。
好不容易等到散会了,苏采青才松了口气。
后面那些人的发言,她还真是没什么兴趣听,不是格局太小,就是有些缺乏常识之类的,果然是社会各界人士,什么样的人都有。
蒋校长在门口等着苏采青,见她出来,就笑着说:“你讲的特别好,比后面其他人都讲得好。”
苏采青笑了笑,说:“那是因为我准备的充分。这事儿我从年初就开始想了呢!”
“那也很了不起了,这份心胸格局,可不是人人都有的。我看你稿子写了不少,好像还有些话没说?回头可以给我看看吗?”
苏采青说:“当然,您能赏光指点,我求之不得呢!”
两个人正说着,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戴着眼镜的人凑了过来,说:“冒昧打扰,请问是苏采青同志吗?”
“是的。请问有什么事?”
那人推了推眼镜,说:“你好,我是《吉阳日报》的编辑部主任黎阳,刚刚您的发言,真是让我印象深刻,非常有触动,我想问问你,我们可不可以刊登你的发言稿?”
不仅是苏采青吃惊,蒋校长也十分意外,《吉阳日报》算是本地第一媒体了,能够在这上面登出文章,绝对是很难得的事情。
苏采青有些犹疑:“可以吗?”
蒋校长说:“当然可以了!这是个了不得的机会。要知道吉阳人都看日报,你的演讲稿一登出去,更多人都能明白你的意思,多好的事儿?”
这倒是个很具有说服力的理由。
苏采青没多纠结了,说:“可以,我回头抄一份给你。”
黎阳显得比较着急:“苏采青同志,我希望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