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接着说。
叶知秋见林国栋没持反对意见,又道:“想要把急救给搞起来,守好全县、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单单把医院的急救搞起来还不行,得把通往各乡镇、各生产队的路也给铺好。就凭乡下那土路,我骑个自行车都能把我颠飞出去,别说开救护车了,就算是开飞机都颠!所以得铺路。”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与交通就是搞活经济的命脉,我打算在县转市的三年内,把道路修到各村去,争取做到村村通,临海县县城……不对,应该叫临海市内,实现道路的全面硬化。”
林国栋听了直咂舌,“修路可是个烧钱的活儿,咱的财政能掏出这么多钱来?”
“所以我说得猛猛地开源。”叶知秋瞅了林国栋一眼,“年后,你们市委配合点,把光明奶站给办起来。我下个月就往苏省去一趟,全国搞食品最好的学校就是姑苏学院,我从那边挖几个人才过来,让他们给咱搞搞奶制品的研发,顺带着买一些奶制品生产线回来。”
“能够长途运送的灭菌牛奶啊,奶糖啊,奶片啊,这些都可以搞起来了。咱们县的光明牧场项目是搞起来了,但之前那些都是小打小闹,因为大家养的奶牛多,不但没带领大家发家致富多赚钱,反倒是导致全县的牛奶都便宜了,不然根本卖不完。”
“这可不行,等光明奶制品搞起来,奶价上去了,老百姓也就可以放开手脚养牛了。这个要是做的好,赚的钱可不比正大食品厂少。”
“得和光明奶站一块儿搞起来的,是海产品厂。临海县靠着大海,这就是一个天然的聚宝盆,必须得好好开发好好利用。海带可以晒成海带干,切成一整块一整块整整齐齐的,稍微包装一下就可以卖给内陆那些不靠海的城市。还有虾米皮、各种鱼干等等。咱还可以搞一些海味罐头,把咱正大食品厂的底蕴拿出来用,应当也不难做。”
“说一千道一万,我都得往苏省去一趟,去姑苏学院挖一些有真本事的人过来。让这些懂技术、有才干的人给咱把厂子撑起来,这样才能把厂子给持持久久地搞下去。不然就凭咱一拍脑袋瞎搞,指不定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