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杨老师对彩云说:“我给你们讲一个典故,说得是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张家和邻里吴家在宅基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张家的张英是大学士,家人写信向他求援。他在回信中附诗一首,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典故。”
玉强问:“大学士相当于什么官?”
杨老师告诉他:“是朝廷的大官,相当于宰相。”
玉强深有感触地说:“这诗写得真好,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杨老师接着说:“是啊,张家知道相爷的意思后,便主动让出三尺,吴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六尺巷就是这么形成的。”
玉兰立即接过话茬:“杨老师,您真有学问,我觉得邻里就应该这样相处。”
彩云和玉强也表示,不再阻拦他们拆墙了。
杨老师对彩云说:“县教育局调我到唐岭学校工作,明天就去报到,我今天来,就是想和你说一下玉军的情况。”
“我知道,您很喜欢玉军,让您费心了,不知道他最近在学校表现怎么样?”
“这个孩子聪明好学,我看好他,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但他性格太内向,不爱说话,不爱接触人,这一点希望你注意引导他,多给他创造一些改进的机会和条件。”
“谢谢您提醒!我看他学习挺用功,别的就没在意,您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以后我会注意的。”
“另外,这孩子太单纯,体质太差,性格太软弱,三大头老是欺负他,问他也不敢说,让我们当老师的也不好管,希望你们多加关注。最好能给他增加一些营养,特别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