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吊死。
李念道:“对民众引导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要‘爱国忠君’,爱国即为爱大秦,忠君即忠于大王。”
“不仅要强调爱国忠君,更要让民众知晓为何要爱国忠君,使他们懂得国是什么,怎样爱国,爱国意义何在,要让人们明白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国,家的日子会过不好,会遭受外人欺辱,所以得为国效力,护卫大秦!”
“忠君亦是如此,要让民众知道只有大王才能带领大秦强盛,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离开了大王就不行。”
这时代虽有国,但并没有太重的家国观念,所以各国人才可以跑来跑去,这个国家待的不爽,那就去另一个国家。
像商鞅是卫人、张仪是魏人、李斯是楚人,范雎也是魏人。
嬴政敏锐察觉到李念所说的“爱国忠君”的好处,但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这套“爱国忠君”之法要是实行,那大秦以前接纳的张仪等人该如何解释?大秦又如何接收他国人才?
听到嬴政的疑问,李念笑着提醒道:“大王,秦、魏、燕、赵、韩、楚、齐,虽国名不同,君王不同,但皆为华夏。”
嬴政秒懂,在心中直呼“妙啊!”,到时换个概念不就行了,将大秦换成华夏,一切自然便解释通了。
张仪、范雎等人不是背叛母国,投了大秦,而是华夏本族内的人才正常流动罢了,是不忍见华夏诸国彼此攻伐,为平定乱世才入大秦。
引导原来的六国之民时,也可将忠于大秦换成忠于华夏,忠于大秦或许心里还有些别扭膈应,但忠于华夏就没这么多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