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左宝树想了想,回答:“一百两。”
\n
姜舒月瞪眼:“这么多?”还只是简易版的。
\n
忽然想到自己画的设计图,又闭嘴了。
\n
全靠人力,各种开沟,还要建小型水库,一百两可能不够。
\n
又转头看四爷,可怜巴巴:“王爷,朝廷能给点补贴吗?”
\n
左手政府,右手承包商,身后是人民群众,应该比较好谈。
\n
再说是政府补贴,也不花四爷的银子,争取一下万一有呢。
\n
四爷统管全局,对农田水利情况知道得比姜舒月和左宝树多。
\n
噶尔丹被杀,朝廷罢戈,而旱灾持续,朝廷本来用于征战的银子,可以挪过来一部分赈灾。
\n
但高产玉米横空出世,让朝廷节省了赈灾的银两,四爷便打起了这些银子的主意。
\n
经常带王妃出来巡视,路上听她念叨最多的,便是年景不好。
\n
年景有多不好,钦天监早有预判,时旱时涝,情况不定。
\n
久旱必生虫,久涝必生疫,皇上圣明,已经开始着手应对。
\n
四爷暂管农事总督府,同时在户部行走,适时上了一份奏折,主题就是兴建农田水利。
\n
大到修建水库、河渠,小到补贴自建水利设施,都有案例参考,预算做得相当详细。
\n
主打涝时蓄水,旱时放水,人为平均旱涝,造福百姓,以安民心。
\n
为了祈雨,这两年皇上徒步去了好几趟天坛,然而收效甚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