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考试铃响时,林川的掌心沁出薄汗。
发下来的试卷刚翻到第三页,他的瞳孔就缩了缩——最后一道组合数学题的题干足有半页纸,涉及群论、图着色和动态规划的交叉应用。
他扫了眼周围,左边男生的笔尖停在“解“字上,右边女生的草稿纸还空白着,连向来以竞赛题押题准著称的省队队长,此刻也在咬笔杆。
“需要调取近十年国际奥数命题数据库吗?“天启的声音突然清晰,“检测到本题与2019年IMO第五题同源,但增加了三维空间限制条件。“
林川闭目三秒,意识海里立刻展开立体模型:二十七个彩色方块在虚空中旋转,每个面的着色规则像藤蔓般爬满神经。
当他再睁眼时,笔尖已经在草稿纸上游走——先证明图的连通性,再用容斥原理排除矛盾情况,最后引入动态规划计算最优解。
墨水在纸上洇开,他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变得绵长,仿佛不是在答题,而是沿着天启铺好的思维轨道,一步步解开数学的茧。
“考生注意,还剩三十分钟。“监考老师的声音像块石子投入深潭,惊得周围响起一片抽气声。
林川刚好写完最后一个公式,笔尖顿了顿,突然在答案下方添了行小字:“若将三维限制改为超立方体,可用分形几何简化计算步骤。“
收卷时,他看见前桌女生的草稿纸还停在第一步,省队队长正攥着橡皮把“错误“两个字擦得发毛。
陆子轩从后门走过来,白衬衫下摆没塞进裤子,带着股漫不经心的傲气。
林川认出他是邻市奥赛圈有名的“数学鬼才“,上个月省报还登过他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