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堂大,而且一半的影片都是葡语的,听不懂。
但小李刚看了一个匈牙利导演的作品,发现实验电影的影像风格确实可圈可点,就又不舍得走,生生在里面熬着。
影厅里太暗,小李不一会就困了,头一点一点的,像在大学的阶梯教室里听水课。就在他快睡着的时候,tomas坐到了他身边,问他,要不要出去喝杯咖啡。
谈到中国电影,tomas说,他最喜欢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他说是“描绘你男朋友家乡的电影”,李朝闻有点害羞地笑,这个答案,他不意外:相比大陆导演,港台的全球认可度,普遍高一些,有些西方电影从业者,甚至傲慢到连一部大陆电影的片名都说不出来。
tomas谈起电影激情澎湃,原本就很有气色的皮肤变得更红了。
小李低头笑:我看过一次,惭愧,只看了一个小时就停了。虽然他一直自诩不是看快餐故事的人,但是也常有静不下心的时候,平心而论,开始当博主之后,他越来越偏好强剧情的电影了。
“let's screen it latter.{晚上,用投影一起看吧。}”tomas拍拍他的肩膀。
看了一天电影,晚上还能“加餐”,李朝闻乖乖坐在客厅的地垫上,等着hermina把dvd放进机器里。
夫妻俩让他坐到沙发上去,小李说没事,习惯了,在慕尼黑的家里,他跟于磐一直是坐在地毯上看电影的,他喜欢仰视屏幕。
这次他看下去了。
四个小时,看到了小四杀掉小明,电影里那些晦暗老旧的台北巷弄,像一层笼罩在阳光下的湿雾,模糊的、沉甸甸的。
那是台北,他的台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