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
年
9
月,抗战的烽火在岁月中熊熊燃烧,新四军第七师基于战略考量与抗日斗争的实际需要,做出一项重大决策——将随中心县委活动的巢湖独立营扩编为巢湖独立团。这一举措,如同为巢湖地区的抗日斗争注入了一股更为强大的力量。
新组建的巢湖独立团,依然在巢合庐中心县委书记程明远的领导下。团长由顾鸿担任,顾鸿与孙仲德有着亲戚关系,他凭借着丰富的战斗经验与卓越的领导才能,担起了带领全团冲锋陷阵的重任。政委杨杰英,以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出色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为全团战士们筑牢精神支柱。副团长桂俊亭,作战勇猛且足智多谋,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参谋长宣济民,凭借对地形和战术的深入了解,为作战计划的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持。政治处主任杜大公,在组织建设与思想动员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保障部队内部的团结与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程明远、顾鸿、桂俊亭这三位来自合肥的同志,因战争的纽带紧紧相连。他们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对侵略者的痛恨以及坚定的革命信念,凝聚在一起。在之后的战斗岁月里,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他们始终并肩作战,不离不弃。
面对敌伪顽的重重围剿,巢湖独立团毫不畏惧。在一次战斗中,日伪军联合当地顽固势力,妄图一举消灭这支新生的抗日力量。他们凭借着人数和装备上的优势,气势汹汹地向巢湖独立团袭来。陈明远与团领导们迅速商讨作战计划,顾宏亲自带领部队抢占战略要地,凭借有利地形顽强抵抗敌人的进攻。桂俊亭则率领突击队,趁着夜色绕到敌人后方,发动突袭,打乱敌人的阵脚。杨锦英在阵地上不断鼓舞战士们的士气,让大家保持高昂的斗志。宣继明精准地分析战场形势,为作战指挥提供关键建议。杜大功组织后勤保障,确保战士们的弹药和物资供应。
在激烈的战斗中,巢湖独立团的战士们英勇无畏,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高昂的斗志,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尽管敌人的进攻异常凶猛,但三位合肥籍的领导始终坚守在前线,与战士们同生共死。他们的团结与坚定,如同定海神针,激励着每一位战士。在这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