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的深情,内心陷入了挣扎与痛苦。他对远在家乡的张家三姐和孩子满怀愧疚与思念,那份夫妻情、父子情从未因时间和距离而消散。但在与胡常英共同经历的风风雨雨中,他也对胡常英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而此时,毫不知情的张家三姐仍带着孩子,在寻找徐吉标的路上艰难前行。她心中怀着对丈夫的信任与期待,坚信终有一天能一家团聚。当她满心希望地朝着那个可能找到丈夫的小镇迈进时,却不知等待她的将是如此复杂而残酷的现实。
徐吉标在革命事业与两段感情之间该如何抉择?张家三姐一旦知晓真相,又会受到怎样的打击?胡常英又将如何面对这即将到来的局面?在这动荡的战争年代,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犹如一团复杂的乱麻,等待着被解开。而他们的故事,也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继续书写着充满无奈与挣扎的篇章。
上一章讲到徐吉标带着
60
把斧头在小魏湾村造船的情景,那场面热火朝天,至今仍历历在目。
小魏湾村本是巢湖边上宁静的村落,因着造船一事,瞬间热闹非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徐吉标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这三条船对于新四军在巢湖地区的战略布局意义重大。所以,从一开始,他就全身心投入其中。
60
把斧头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随着船木工们有力的挥动,有节奏地起落。“咚咚咚”的斧凿声,仿佛是奏响在小魏湾村的激昂战歌。徐吉标穿梭在忙碌的人群中,时而帮忙搬运木料,时而给船木工们递上一口水,还不时与他们交流造船的细节。
魏木匠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站在一旁指挥着众人。他的眼神中透着专注与坚定,对每一块木料的选择、每一个榫卯的衔接都严格把关。在他的指导下,造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大丝网”“马远湖”“大黄烧”三条船的雏形逐渐显现。船木工们的汗水,挥洒在每一寸木料上。他们知道,自己打造的不仅仅是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