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又从部队抽调
2000
名战士训练为船工预备队,每条船上不少于两名渡手、4
名水手。运粮的船队在部队的护送下,直抵各起渡点。粟裕把话筒交给
5
号。”谭震林道,“明远同志,我是
5
号。我已命令中路大军第一梯队登船,当第一船返回时,在伤亡较大的情况下,你要确保第二批登船及第三批登船的船工的数量。”程明远道,“报告
5
号首长,我们的船工、渡手、水手早已进入阵地,各渡口船工预备队都是两套班子,请首长放心。别说三趟,再来三趟也不成问题。敬礼!”在渡江的枪林弹雨中,不断有战士中弹身亡。乘船的水手和摇橹的渡手相继倒在血泊中。预备水手和渡手毫不犹豫推开老乡的尸体,继续划船。由于船只紧张,必须等到第第一一批船折回头,方可第二次登船。因此中间环节越短越好,可以使滩头阵地向纵深迅速推进。
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沟通,都如千钧重担,压在程明远的心头。时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紧紧牵动着他的神经,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与中路大军能否成功突击渡江息息相关。程明远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却至关重要的战斗中,仿佛与外界隔绝。所有人都守在门外,不敢发出丝毫声响,生怕打破指挥室的宁静,干扰到程明远的决策。
自19日晚吃过饭后,程明远便如同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一直坚守岗位,直至21日晚间,他没吃一口东西,也没合过一次眼。警卫班长黄玉书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像热锅上的蚂蚁般坐立不安。他深知首长这样高强度地消耗,身体迟早会吃不消。每次尝试送饭进去,都被程明远严厉地骂了出来。
就在22日上午,方毓芬带着大儿子小龙、四子广星,从合肥北乡三十头,跟随张大个家的儿子,起了个大早,赶到了巢湖县青凤阁的五地委。黄玉书一见到方毓芬,仿佛看到了救星,喜出望外,一把拉住小龙说道:“程妈,首长已经三天三夜没吃没睡了,您快去想想办法。”方毓芬心中一惊,赶忙询问黄玉书具体情况。黄玉书无奈地告诉她:“大军从筹备到即将开打,电话就没停过。首长不让我们打扰他。”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