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调该部兵马,攻打天山南路,最终占领了天山南北广大地区。
\n
最近两年更是与沙俄勾结,在攻打喀尔喀蒙古。
\n
固伦淑慧大长公主之子,巴林部的扎萨克多罗郡王鄂齐尔幸灾乐祸道:“哈哈哈,活该,叛徒活该被杀,应该把他们杀的精光才好。”
\n
他说的叛徒是喀尔喀蒙古,当初太·祖皇太极在位时,喀尔喀蒙古曾经派来使称臣,献上白骆驼一只,白马八匹组成九白之贡,并承诺每年都如此进贡。
\n
皇太极自然大喜,对方这一举动正好与他的打算不谋而合,当初漠南蒙古共四十九旗,漠北也有若干地方是臣服于大清。
\n
喀尔喀蒙古直接丰富了漠北地区的人数,可以效仿漠南设旗了。不曾想,皇太极死的太早,幼子继位,这些设想和举动,自然就搁置了下来。
\n
结果喀尔喀蒙古趁此叛乱,与卫拉特四部,缔结蒙古卫拉特法典,联合抗清。
\n
此后喀尔喀蒙古一直针对巴林部这些臣服于大清的漠南蒙古,腾机思之乱中喀尔喀蒙古三汗之一车臣汗趁机掠夺了大量巴林部的人畜。
\n
后来清军镇压叛乱,喀尔喀蒙古再次恢复纳贡,但这仇却是结下来了。
\n
所以此次噶尔丹将目标定在喀尔喀蒙古,鄂齐尔免不了隔三差五的笑话嘲讽一番。
\n
康熙摇摇头:“漠南四十九旗相互支援可以守住这片地方,可漠北也不能放弃,喀尔喀可以当做四十九旗的御敌屏障,不要以为少了他们就没什么,少了他们,四十九旗中一些弱小的就只能任人抢夺了。
\n
而且喀尔喀还可以当做我们日后进攻漠北地区桥梁,少了他们可不行。”
\n
这些话说出来也就四个字,唇亡齿寒,但康熙不可能对着蒙古王公说着汉文典故,所以只能讲一讲喀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