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做工?那家里掌柜的会愿意?”年轻兵有些不信。
\n
西北这地儿穷,跑走的婆娘多如牛毛,不是跟着游商跑了就是去了西番,总之不会愿意饿死在西北。
\n
但西北这地儿也富,商人盆满钵满的赚,却不可能从指缝中漏出一丝半点给别人。
\n
“咋不愿意呢?西北去年一场大暴雪,死了多少人家?就咱们凉州,不挨着武威、张掖两郡的其他村户,多少整个村子都没了,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哪儿还想得起男女大防呢?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n
老兵的语气有些唏嘘,黝黑的脸上布满了生活的褶皱。
\n
“你这种城里来的白面兵不懂,像我和王牙子这样的奴兵,打仗就是卖命。有了军功就能脱奴籍,口中说着保家卫国,但更多的是希望能活下去。可是……有些时候,宁愿死了……至少别残着……”
\n
说到这里,老兵的语气有些哽咽,口里的话再也说不下去。
\n
一旁正收碗的王牙子拍了拍他,道:“说这些个烂事儿做甚,走了,交碗去。”
\n
每个州的驻军都有很多征兵的方式,劳役、罪民、百姓。
\n
劳役和罪民被称为奴兵,这类兵一直都被当做‘趟场子’的,命最不值钱。而百姓入伍,多是城里来的白面兵或者农兵,白面兵最为珍贵,这类要么是上头送进来历练的,要么是有钱的商人想要替子孙改户籍走仕途送进来的,这样的家里不是有钱就是有权,有些甚至命比卫尉、指挥使都值钱。
\n
奴兵和农兵最怕的,反倒不是死,而是残得影响生计。
\n
没了生计,就只能死。
\n
老兵拍了拍身上的灰土,端着碗往伙夫营去,边走边道:“要真是女娃也能做工,倒也是好事,家里多一笔营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