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细心,难怪这长车招人疼。”
加完油的宇通H18像喝饱了能量,重新驶上沙溪大道时,柴油机启动的声音格外轻快。阿黄轻踩油门,车速很快稳定在50公里/小时,仪表盘显示当前油耗22.5升/百公里。“补了100升柴油,”他透过后视镜说,“够跑到海洲健身广场再返程,算上混动系统的电能回收,比单纯烧柴油省30%。”
戴眼镜的男生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22.5升是空载油耗吧?满载时会升到25升?”阿黄点头:“周末花木展时最多载过87人,油耗确实到24.8升,不过电动模式占比能到40%,总体还是比同级别纯柴油车省。”
车辆驶入横栏镇地界时,晨雾已经散去。成片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泛着白光,菜农正弯腰采摘菜心。公交迷们纷纷把镜头转向窗外,戴眼镜的男生忽然说:“这里的站台编号是HL-08,对应202路的第23站,我整理过所有站点的GPS坐标。”
空立刻和他交换联系方式:“我画了H18的三维结构图,回去发你一份,参考了乐群站场的维修图纸。”两人聊得投机,连荧拍铰接圆盘转动的视频都凑过来点评:“这里的转向阻尼系数是1.2牛·米,比普通铰接车高20%,所以过弯更稳。”
到横栏镇政府站时,阿婆拎着菜篮下车,临走前朝阿黄挥手:“下午返程经过我家菜地,喊一声,给你们捎把新鲜菜心!”芙宁娜笑着应:“您可别爬上车啊,我们有规定不能捎东西。”全车人都被逗笑了,车厢里的气氛像午后的阳光一样暖。
继续前行时,戴眼镜的男生忽然指着仪表盘惊呼:“电量到85%了!刚才加油后才60%,动能回收效率这么高?”阿黄指了指前方的下坡:“这段路海拔降了12米,刹车时回收的电能够跑两站地,这就是混动的优势。”
车辆驶过古镇国贸中心时,公交迷们开始收拾器材。戴眼镜的男生把一张打印的线路图递给空:“这是202路的历史站点变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