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出站时,读卡器发出“嘀”的轻响,屏幕弹出“北京互通卡余额29.8元”的提示。“果然能用,”他晃了晃手腕,“等下去坐107路,试试无轨电车的读卡器会不会认。”
东直门公交枢纽的晚高峰正酣。阿黄站在站台标识前拍个不停:107路的站牌是墨绿色的,上面用白色字体写着“东直门枢纽站——白石桥东”,车型标注着“无轨电车”,旁边还画着根架空线的简笔画。“跟中山的公交站牌风格完全不同,”他翻着手机里的中山站牌照片,“咱们那边是绿底黑字,这里更像老上海的电车风格。”
一辆红色的无轨电车缓缓进站,车身上印着“107”的绿色字样,车顶的集电杆正随着车身摆动,在架空线上划出轻微的火花。“是青年JNP6120EV!”阿黄举起佳能500D,镜头对准电车的集电杆——那金属触点在夕阳下闪着光,与西安铛铛车的铜铃形成奇妙的呼应。
上车时,阿黄特意用红米Watch5贴近读卡器。“嘀——学生卡。”的提示音让他愣了愣,低头才发现手表的NFC界面误切到了中山的学生公交卡页面。司机师傅笑着摆手:“没事,全国卡都能刷,刚才有个西安来的游客也刷的外地卡。”他指了指投币箱旁的标识:“我们这电车刚换的智能读卡器,能识别全国300多个城市的卡。”
电车驶过鼓楼时,阿黄突然让大家看车窗上方的线路图。绿色的站点标识旁,每个站名都附了张简笔画:“安定门”旁画着城楼,“后海北沿”旁画着荷花,“白石桥东”旁则画着国家图书馆的轮廓。“比咱们中山的线路图贴心多了,”芙宁娜用MIX
flip
2拍着线路图,“回去可以建议公交公司也加些景点插画。”
车窗外的胡同渐渐亮起灯笼,煎饼摊的香气顺着车窗缝钻进来。阿黄盯着电车的仪表盘——速度稳定在25公里/小时,能量回收系统正把刹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仪表盘上的续航里程缓慢上涨着。“无轨电车的优势就在这,”他跟空解释,“既能用电驱动,又不用担心电池没电,集电杆就像根永远连着的充电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