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草的声音低沉了些:“最让人揪心的是,弱国和那些小地区,在这两次动荡里都成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1893年的时候,亚非拉的那些国家,要么成了殖民地,要么成了半殖民地,完全没什么话语权。咱们中国成了列强眼里的肥肉,你争我抢的。1894年甲午战争一打响,之后列强更是明目张胆地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他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说:“到了
1936年,咱们中国的东北被日本占了,华北也岌岌可危;埃塞俄比亚被意大利吞了、西班牙因为内战,这些国家的独立和主权都没了。”
夏草看着董醉和村愚,加重了语气:“二老看出来了没有?四二挑四一,可不是简单的数字对比那么简单。它们相对应的年份,或者说对应的那些关键节点,都有着这种升级性的相似。”
董醉听完,指着夏草笑道:“好你个夏小子,可真会掰扯!我本来以为
1893年和
1936年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年份,经你这么一说,硬是被你找出这么多相似之处,跟把两块不搭界的布料缝成了一件衣裳似的,还挺合身!”
村愚也皱着眉头,一脸认真地琢磨着:“老锥头,你还真别不信。你看啊,这两年的第二年,都爆发了中日之间的战争!1894年是中日海战,1937年是中日陆战,这可不是巧合吧?还有啊,1893年
12月,咱们伟大的领袖诞生了;1936年
12月,张学良逼着他的领袖抗日,这时间点也太蹊跷了!”
董醉一听,急得脸都红了:“那个那个,老鱼头,你后面说的属于国内形势了!咱们刚才说的可是国际形势,你别跑题!”
可他急着急着,反倒理清了思路,来了精神:“不过既然你说到国内形势了,那我也来说说1893年,那会儿是清朝晚期,慈禧太后攥着实权,可统治的根基早就烂得差不多了:洋务运动也到了尾声,1894年甲午战争一打,那点‘自强’‘求富’的念想也就破产了。地方上的那些督抚,像曾国藩、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