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韶山冲。”
董醉不解地反问:“不对呀,夏小子,你这是照搬别人家说法呀,那么毛顺生到底是怎么退伍的?又是怎么通过水路、陆路结合的方式,回到韶山冲的?”
“天哪,夏小子,你是不是有没有什么问题?胡说些什么?你居然跳过了老锥头说的两大问题,直接就让毛顺生从部队回来了!”村愚也是听了夏草的那么一说,极其惊诧起来。
“毛顺生离开部队,可能是他的主动选择,1是通过当兵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以解决家中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困难问题,经过五六年的当兵生涯特别是采购员的生活,这个经济目标已经达成,而且也已经过去了五六年时间,也是回家的时候了。2毛顺生虽然身在军营,心却挂念着家中,老父的眼疾、妻子的苦撑、二儿子如何,这都拿得毛顺生回家的念头。3是时代环境所致,根据平板电脑的AI回答,湘军属于‘勇营’,即是临时招募的地方武装,而非清朝正规军即绿营,其士兵多为战时招募,战事平息后常面临裁撤。毛顺生参军时,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已基本平定,义和团运动尚未开始,特别是湘军主力在曾国藩去世(1872年)后,逐渐有被裁撤或改编的可能,因而毛顺生很可能是因湘军已经兴起裁撤潮而退伍,当时大量的湘军士兵,在战事结束后失去军职,政府虽有一定安置,但更多人需自谋出路,当时的毛顺生更是如此。”夏草又是一大通分析。
董醉一听兴奋地说:“对呀,毛顺生是因为面临湘军的裁撤潮,而主动退伍,而并非被迫如违纪、战败溃散等。这也说明,毛顺生参军对他而言,是不得以而为之,非人生主线。”
村愚也开心高兴地说:“夏小友,你推测的毛顺生退伍的三大理由,我听了倒是很入耳,理由挺充分的。只是,毛顺生又是怎么通过什么水路、陆路回来的?”
夏草笑了笑说:“1893年时,正处在晚清时期,交通条件较为落后,没有现代便捷的公路、铁路交通,从定海到韶山冲,主要依靠水路、陆路结合的方式,行程耗时较长,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