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着青史留名,还意味着自己家族的学术将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孝经》的官方解释。
祁泰毕竟凉州学术家族走出来的人,对于这样的诱惑又如何不心动。
王思政的呼吸也急促起来。
苏泽又说道:
“我准备在崇文阁设置‘孝悌廉义科’,以《孝经》和《孝经官注》为出题考核,今后崇文阁学子要结业外任,必须要通过这门考核。”
本来苏泽还以为要解释一番的,祁泰和王思政异口同声的说道:
“郡公此举,不就是南朝的五馆制度?”
苏泽点点头,科举制的滥觞确实是萧衍设置的五馆制度。
这位菩萨皇帝,在登基之初确实是做了一些成绩的。
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梁朝设立招收寒门弟子的五馆,学生叫做生员,免学费,食宿全由国家供给。生员只要能精通其中一部经书,经过考试后都可以录取进入官吏队伍。
其实这种考试和隋唐的全民科举还不是一回事,更类似于汉代太学那种通过性考试授官的制度,但是对比于只论门第授官的九品中正制,已经不知道先进到哪里去了。
苏泽这套方法,其实和萧衍的思路也差不多,只是他目前只靠《孝经》,从法统上可以追溯到汉代的举孝廉。
其实对于选拔性考试来说,无论考什么都不太重要。
后世唐重诗歌,宋重策论,明清重八股,就是在圈定的范围内让读书人卷,考到最后,甚至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