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性,增加了轻骑兵的机动性和战斗力。
这种打法的好处,就是解放了骑兵的机动性,让骑兵可以更大作战范围的作战。
但是这种打法同样也有弱点,那没有了马甲的保护,战马非常的脆弱,这种作战的战马损失非常大。
而且宇文泰手里的精锐骑兵并不多,所以每次出击的队伍规模都不大,面对规模比较大的部落是没有办法一下子啃下的,需要集结周围的小队一起进攻。
高欢在分析了宇文泰用兵方法后,也做出了应对的手段。
他首先以契丹王的命令,要求山海关以北的部落集中起来放牧,并且在每个部落中都设置烽火台,一旦遭遇敌情就燃起烽火。
此外高欢也训练了同样的一支轻骑部队,并且专门让士兵练习射马,只要附近燃起烽火,就会派遣这支机动骑兵去救援。
高欢又设下埋伏,在几个大的部族中设下伏兵,等宇文泰的骑兵杀到就反将杀出,反而消灭了几支贪功的宇文泰骑兵。
高欢在山海关附近打了好几个漂亮仗,算是将山海关的劣势重新拉了回来,关外重新进入到双方对峙的状态。
苏泽倒是没有责罚宇文泰,契丹在白山黑水中养精蓄锐几代人,自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高欢也是用兵的老手了,宇文泰的兵法说白了也不新鲜,就和后世蒙古骑兵的战法类似。
蒙古骑兵的软肋同样也是战马,随着蒙古帝国扩张,战马消耗超过了帝国承担的极限,军事征服就停了下来,内部问题就开始暴露出来,最终导致了帝国崩溃。
苏泽自己精锐战马都不够用,同样也拿不出足够的战马支援宇文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