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苏泽这样大度的态度,也引发了一些大臣的非议。
一部分大臣,比如已经彻底放弃了魏庭,早早就已经投靠苏泽的那部分读书人,他们已经彻底绑上了苏泽的战车,日后不是从龙之功,就是万劫不复的罪人,他们认为苏泽对待元魏皇室的态度实在是太温和了。
另一部分大臣,是在苏泽挟天子以令诸侯后,这才投靠苏泽出仕的,或者是本来就是大魏贵族官员的这一批人,他们又认为苏泽这么做太伪善了。
面对这些矛盾,掌管政务堂的苏绰也十分的头疼。 任何一个政权,求的都是一个最大公约数。
贵族、士族、文官、武将、豪强、百姓、汉人、胡人。
在争夺天下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朋友搞的多多的,将敌人搞的少少的。
元魏皇室这块招牌,就是一个很好的公约数。
但是凡事有利有弊,这块最大公约数也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篡位这件事,是对儒家君臣体系的颠覆。
法统这种东西,在权谋家眼中不屑一顾,在现实主义者眼中不过是故纸堆上的腐朽文字,但是对于天下却有实际的影响。
更何况如今还是南北朝,这是一个靠着一条谶语就能被推举为皇帝的时代。
隋末的李密,就是靠着一句“李氏当为天子”,就成了瓦岗寨的大当家。
那时候人家造反,都要按照谶语找个领头人出来。
天命之说更是深入人心,一旦天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